您身边的养生伴侣!

当前位置:慧养生>保健疗法>艾灸疗法>浏览文章

艾灸治眨眼

修改时间:2025年02月22日 阅读量:
温馨提醒:本站发布的艾灸治眨眼仅供参考,若按摩、推拿、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。

一日,我接到浙江宁波陈老师发来的信息:“老师,我的孩子(男孩)今年10岁,最近我发现他有了经常眨眼的毛病,特别是我和他说话的时候,他眼眨得更厉害了。这是不是病?怎样治疗?我小的时候,也曾有过这样的毛病,但很快就好了,是不是遗传?”

艾灸治眨眼

接到陈老师的短信后,我马上给他回复:“陈老师,你孩子的病,应是多动症,你可再仔细观察一下,据说此病和遗传因素有关。至于治疗方法,我建议你可采用艾条温和灸,取穴:内关、阳白、攒竹、合谷(对侧),每穴灸3~5分钟,每日1次。”

很快,陈老师又给了回复:“老师,我仔细观察了一下,他确实有多动的毛病。前一段时间孩子的老师还找到我,反映他上课不注意听讲、爱做小动作。我想先给他治眨眼的毛病,下一步再治疗注意力不集中,您看好吗?”

穴位定位

内关: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阳白:目正视,瞳孔直上,眉上1寸。攒竹:眉头凹陷中。合谷: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。

小儿频频眨眼是小儿多动症的表现,一般到青春期会逐渐好转而痊愈。中医认为,本病多由先天不足,肾经亏虚而致,故《四库全书医部全录·颅囟科》曰:“小儿三四岁,多作异常动静者,此先天或为不足之证,培养后天,多自愈。”亦有人认为和肝阳上亢,元阳受扰有关,故《皇汉医学·儿规鉴》曰:“四五岁小儿多动静者,为小儿所欲不遂,肝郁化火,故多动烦惚,清肝之阳,烦动自除。”治疗则应滋补肝肾,育阴潜阳。对于眨眼症所选取的穴位:内关、阳白、攒竹、合谷穴。其中阳白、攒竹皆为眼旁穴位,可改善局部的气血运行,养血荣筋止痉;合谷为手阳明之穴,俗话说“面口合谷收”,合谷穴专治面部疾患;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,可安神镇定;诸穴共同作用,则筋脉可养,眨眼可止。

一周之后,陈老师又发来短信,告诉我:孩子的眨眼症已愈;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在暑期中进行。

最多人阅读

推荐阅读

慧养生网-免责声明-联系QQ:7583126